在線式可燃氣體報警器使用說明如下:
一、安裝與位置選擇
防爆適配性
確保報警器防爆標志與現(xiàn)場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類別、級別、組別匹配,嚴禁在超過防爆標志的環(huán)境中使用。
氫氣檢測需選用電化學型或半導體型探測器,避免催化燃燒型因氫氣引爆性導致風險。
安裝高度與密度適配
比空氣輕的氣體(如天然氣):探測器安裝于泄漏源上方,高度為釋放源上方 0.5~2米,水平距離≤5米。
比空氣重的氣體(如液化氣):探測器安裝于泄漏源下方,高度為地面 0.3~0.6米,避免過低受雨水濺淋或過高超出氣體積聚范圍。
環(huán)境要求
避開蒸汽、油煙、強電磁場區(qū)域,禁止安裝在風量流動大的位置(如換氣扇旁)。
室外安裝需配備防雨罩,防止水蒸氣或雨水侵入。
二、操作前準備
通電預熱
接通電源后,探測器進入 60秒 自動預熱狀態(tài),預熱完成后進入正常監(jiān)測。
便攜式設備需開機預熱 100秒,確認儀器發(fā)出“嘀”聲并進入檢測狀態(tài)。
電流/電壓校準
調(diào)整工作電流(電壓)至說明書規(guī)定范圍,確保檢測元件正常工作。校準后除檢修外無需重復調(diào)整。
部件檢查
確認探測器無堵塞、防雷接地符合要求,電源及備用電源連接完好。
三、日常使用與監(jiān)測
實時監(jiān)測
探測器持續(xù)檢測環(huán)境氣體濃度,濃度超過報警閾值(通常為 20~30%LEL)時,觸發(fā)聲光報警并鎖定時間。
固定式設備通過LCD屏顯示濃度值,便攜式設備可通過配套軟件讀取數(shù)據(jù)。
報警處理
泄漏報警:紅色燈常亮、報警聲持續(xù),30秒后總報警燈亮起。排除泄漏源后按“復位”鍵恢復。
故障報警:黃色燈亮起并報警,檢查主電/備電電壓、保險管或線路連接,故障不可排除時聯(lián)系廠家。
數(shù)據(jù)記錄與點檢
定期用被檢氣體對探頭進行點檢,濃度達標時指示燈亮起,30秒后觸發(fā)總報警。
記錄報警時間、濃度值及處理措施,建立維護檔案。
四、維護與保養(yǎng)
定期校準
每 3~6個月 校準一次,使用標準氣體驗證檢測精度。催化燃燒型元件壽命約 3年,到期需更換。
清潔與防塵
每月清理探頭灰塵,避免使用腐蝕性清潔劑。室外設備需檢查防雨罩完整性。
電池管理
便攜式設備電量低時及時充電,長期不使用需每 15天 開機檢查電量。
防爆維護
拆裝防爆部件時輕拿輕放,避免損傷隔爆面或夾雜臟物。
五、安全注意事項
禁止行為
嚴禁在危險環(huán)境下拆裝設備,避免使用不合適的工具或修改電路。
禁止探測器接觸高濃度可燃氣體沖擊或長期斷電,防止元件損壞。
人員防護
操作時佩戴防護手套、護目鏡,避免直接接觸泄漏氣體。
應急處理
在線式可燃氣體報警器報警時立即疏散人員,關(guān)閉燃氣閥門,開啟通風系統(tǒng)。確認無泄漏后按“復位”鍵恢復監(jiān)測。